淺談思想品德課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逐漸應用于中學日常教學中。實踐表明,多媒體技術以其表現力和感染力,能使學生情感和思維迅速溶入課堂情境中,對培養(yǎng)新的教與學的思維方式和優(yōu)化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今后思想品德課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這里,我談幾點在探索多媒體技術與思想品德課整合過程中的粗淺看法。
一、當前思想品德課教學可借助的多媒體技術
教學中的多媒體技術是指由計算機控制的多媒體系統(tǒng),包括計算機、投影機、互聯網、音響、音像播放器,以及通過計算機軟件制作而成的課件等等。利用多媒體技術導入課堂情境,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直觀性、互動性的氛圍,有效地解決理論知識的抽象性和實際問題的具體性之間的矛盾。目前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可借助的多媒體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1、以投影儀為中心的通信技術。由于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以及活動影像的特點,其必然要求用投影儀導入情境。例如在講到七年級第二單元第三課的《新自我新認識》時,我先播放了一段籃球飛人喬丹的精彩扣籃視頻。學生們頓時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這時我切換了畫面,引入了喬丹“自我認識”講演,并讓學生討論從喬丹的講演中獲得的啟發(fā)。學生們反應強烈,積極參與了討論。
2、計算機技術。多媒體課件要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剪輯、加工、合成。在課堂中,利用計算機軟件播放相關課件或網絡視頻,從而創(chuàng)造一個理想的認知環(huán)境。如在講到八年級第四單元第七課《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時,我播放因吃了偽劣奶粉而造成許多大頭娃娃的事實片段,同學們震驚了。這種教學方式,不需多說,已經激發(fā)了學生的愛憎情感。
3、互聯網技術。網絡中的信息資源具有便捷性、時效性的特點,在多媒體課件中加入相關背景知識的鏈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拓展他們的視野。在導入七年級第六單元《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一課時,我打開了上海愛樂樂團最新的音樂會視聽鏈接,同時引入了相關背景知識。這種導入新課的方式讓學生們既了解了交響樂知識,又有了欣賞音樂的初步體會,可說是事半功倍。
二、當前思想品德課教學借助多媒體技術時出現的問題
1、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的課件制作和使用問題。(1)部分教師的多媒體課件只是簡單地將板書搬進課件。在課堂教學中,板書的作用在于用精練的文字或圖表突出知識點,使學生在知識體系中對重點和難點有所把握;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則主要在于導入情境,使學生在直觀體驗中獲取知識。二者具有較大的差別。然而部分教師由于種種原因,制作多媒體課件時直接將板書搬入課件,在課堂教學中只是機械地切換畫面。這樣的課件是無法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當然也無法激活課堂教學。(2)部分教師認為教學手段先進等于教學思想先進,F代教育理論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有一些教師認為只要教育手段先進了,教育思想便先進。結果在名為多媒體教學的課堂中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學生依然是被動的接受者。在思想品德課中,教師在臺上播放課件,學生在臺下各行其事的現象尤為突出。(3)多媒體課件僅僅是教師的教學工具。現代教育理論要求教師注重對學生認知方法的培養(yǎng),即教學媒體應該是學生進行發(fā)現、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終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工具,是學生學習的幫手。然而部分教師卻認為多媒體課件是教師講解演示教學內容的工具,在設計課件和課堂講解中忽略了多媒體課件對學生的啟發(fā)和引導作用,使得多媒體課堂教學失去了應有的互動性。
2、主體性問題。眾所周知,多媒體技術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其不能占據教學的主體性地位。然而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由于部分教師對多媒體教學手段定位不準確,多媒體課件的主題與課程內容不相符,導致了整個課堂教學主體性的缺失。整堂課花花綠綠的幻燈片、視頻、flash動畫目不暇接,使得整堂課成了各種信息資源的“大雜燴”。教師和學生都為之所累:教師成了多媒體課件的播放員;學生也消化不了過多的課堂內容,更抓不住知識的重點。
3、課堂節(jié)奏問題。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準備了大量的知識內容和課外信息。這些知識內容和信息必須要輔以教師的課堂講解,要求學生在一節(jié)課里掌握、消化。這就使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節(jié)奏紊亂的現象。主要表現為講授內容與多媒體課件展示的節(jié)奏不一致。有時是幻燈片已展示出來而內容還未講到,有時是內容已經講完而幻燈片還沒展示,使得學生不知所措而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三、怎樣才能優(yōu)化教學
1、優(yōu)質的多媒體課件是基礎。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合理運用各種信息資源,使課件能夠引導學生在預設情境中進行心理體驗以達到教學目的。多媒體課件要主題鮮明,符合課程內容,避免出現所謂的“大雜燴”課件。另外,課件內容應該與整堂課的節(jié)奏相適應,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對課堂時間安排有一個準確的把握,避免出現節(jié)奏紊亂問題。
2、靈活運用多媒體,激活課堂教學。(1)借助多媒體技術,進一步增強課堂互動。多媒體課件要注重課堂互動性,在導入多媒體情境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知特征。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切忌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以七年級第七單元《抵制不良誘惑, 預防違法犯罪》一課為例,導入新課時,我用投影儀播放了一段《白粉妹》的電影片段。片中毒品對主人公身心的傷害和她悲慘的遭遇深深震撼了每一個學生。學生們紛紛主動討論毒品的危害。這時我又將畫面轉到國家對制毒、販毒等犯罪行為的打擊上,使學生對課堂內容有一個初步印象。之后我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討論中明白了社會中各種不良誘惑的危害性,同時增強了他們的法律意識。(2)借助多媒體技術,有效地突破教學的難點和重點。課程中有許多知識較為抽象,學生不好理解。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在講授七年級第二單元第四課《學習——成才的階梯》時,學生肯定不能直接回答“學習對一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意義”這個問題,教師可有意識地引入介紹楊振寧等科學家相關的視頻,使同學們對知識的作用有了自己的認識后來表述自己的觀點。
3、讓多媒體走進活動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多媒體與活動課整合,既突出了多媒體的示范、指導作用,豐富了活動課內容,又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例如與思想品德課密切相關的時政新聞,因與上課時間沖突,學生無法準時收看,而多媒體網絡則有利于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新聞補報”。
總之,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充分、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多媒體情境中主動探究知識,既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又可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和課堂互動性,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
一、當前思想品德課教學可借助的多媒體技術
教學中的多媒體技術是指由計算機控制的多媒體系統(tǒng),包括計算機、投影機、互聯網、音響、音像播放器,以及通過計算機軟件制作而成的課件等等。利用多媒體技術導入課堂情境,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直觀性、互動性的氛圍,有效地解決理論知識的抽象性和實際問題的具體性之間的矛盾。目前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可借助的多媒體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1、以投影儀為中心的通信技術。由于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以及活動影像的特點,其必然要求用投影儀導入情境。例如在講到七年級第二單元第三課的《新自我新認識》時,我先播放了一段籃球飛人喬丹的精彩扣籃視頻。學生們頓時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這時我切換了畫面,引入了喬丹“自我認識”講演,并讓學生討論從喬丹的講演中獲得的啟發(fā)。學生們反應強烈,積極參與了討論。
2、計算機技術。多媒體課件要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剪輯、加工、合成。在課堂中,利用計算機軟件播放相關課件或網絡視頻,從而創(chuàng)造一個理想的認知環(huán)境。如在講到八年級第四單元第七課《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時,我播放因吃了偽劣奶粉而造成許多大頭娃娃的事實片段,同學們震驚了。這種教學方式,不需多說,已經激發(fā)了學生的愛憎情感。
3、互聯網技術。網絡中的信息資源具有便捷性、時效性的特點,在多媒體課件中加入相關背景知識的鏈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拓展他們的視野。在導入七年級第六單元《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一課時,我打開了上海愛樂樂團最新的音樂會視聽鏈接,同時引入了相關背景知識。這種導入新課的方式讓學生們既了解了交響樂知識,又有了欣賞音樂的初步體會,可說是事半功倍。
二、當前思想品德課教學借助多媒體技術時出現的問題
1、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的課件制作和使用問題。(1)部分教師的多媒體課件只是簡單地將板書搬進課件。在課堂教學中,板書的作用在于用精練的文字或圖表突出知識點,使學生在知識體系中對重點和難點有所把握;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則主要在于導入情境,使學生在直觀體驗中獲取知識。二者具有較大的差別。然而部分教師由于種種原因,制作多媒體課件時直接將板書搬入課件,在課堂教學中只是機械地切換畫面。這樣的課件是無法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當然也無法激活課堂教學。(2)部分教師認為教學手段先進等于教學思想先進,F代教育理論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有一些教師認為只要教育手段先進了,教育思想便先進。結果在名為多媒體教學的課堂中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學生依然是被動的接受者。在思想品德課中,教師在臺上播放課件,學生在臺下各行其事的現象尤為突出。(3)多媒體課件僅僅是教師的教學工具。現代教育理論要求教師注重對學生認知方法的培養(yǎng),即教學媒體應該是學生進行發(fā)現、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終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工具,是學生學習的幫手。然而部分教師卻認為多媒體課件是教師講解演示教學內容的工具,在設計課件和課堂講解中忽略了多媒體課件對學生的啟發(fā)和引導作用,使得多媒體課堂教學失去了應有的互動性。
2、主體性問題。眾所周知,多媒體技術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其不能占據教學的主體性地位。然而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由于部分教師對多媒體教學手段定位不準確,多媒體課件的主題與課程內容不相符,導致了整個課堂教學主體性的缺失。整堂課花花綠綠的幻燈片、視頻、flash動畫目不暇接,使得整堂課成了各種信息資源的“大雜燴”。教師和學生都為之所累:教師成了多媒體課件的播放員;學生也消化不了過多的課堂內容,更抓不住知識的重點。
3、課堂節(jié)奏問題。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準備了大量的知識內容和課外信息。這些知識內容和信息必須要輔以教師的課堂講解,要求學生在一節(jié)課里掌握、消化。這就使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節(jié)奏紊亂的現象。主要表現為講授內容與多媒體課件展示的節(jié)奏不一致。有時是幻燈片已展示出來而內容還未講到,有時是內容已經講完而幻燈片還沒展示,使得學生不知所措而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三、怎樣才能優(yōu)化教學
1、優(yōu)質的多媒體課件是基礎。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合理運用各種信息資源,使課件能夠引導學生在預設情境中進行心理體驗以達到教學目的。多媒體課件要主題鮮明,符合課程內容,避免出現所謂的“大雜燴”課件。另外,課件內容應該與整堂課的節(jié)奏相適應,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對課堂時間安排有一個準確的把握,避免出現節(jié)奏紊亂問題。
2、靈活運用多媒體,激活課堂教學。(1)借助多媒體技術,進一步增強課堂互動。多媒體課件要注重課堂互動性,在導入多媒體情境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知特征。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切忌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以七年級第七單元《抵制不良誘惑, 預防違法犯罪》一課為例,導入新課時,我用投影儀播放了一段《白粉妹》的電影片段。片中毒品對主人公身心的傷害和她悲慘的遭遇深深震撼了每一個學生。學生們紛紛主動討論毒品的危害。這時我又將畫面轉到國家對制毒、販毒等犯罪行為的打擊上,使學生對課堂內容有一個初步印象。之后我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討論中明白了社會中各種不良誘惑的危害性,同時增強了他們的法律意識。(2)借助多媒體技術,有效地突破教學的難點和重點。課程中有許多知識較為抽象,學生不好理解。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在講授七年級第二單元第四課《學習——成才的階梯》時,學生肯定不能直接回答“學習對一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意義”這個問題,教師可有意識地引入介紹楊振寧等科學家相關的視頻,使同學們對知識的作用有了自己的認識后來表述自己的觀點。
3、讓多媒體走進活動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多媒體與活動課整合,既突出了多媒體的示范、指導作用,豐富了活動課內容,又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例如與思想品德課密切相關的時政新聞,因與上課時間沖突,學生無法準時收看,而多媒體網絡則有利于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新聞補報”。
總之,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充分、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多媒體情境中主動探究知識,既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又可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和課堂互動性,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