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人都愛讀書看報熱心公益事業(yè) 獲譽“文明家庭”
讀書看報是凌新南一家人的共同愛好。本報記者 張濤 攝
最近,我市和平縣凌新南、陳小玲家庭被評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當?shù)鼐用裣蛩麄兺度チ肆w慕的目光。在他們眼中,凌新南一家人坦誠質樸、互勉共進,尤其是純正賢良的家風,演繹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人間佳話,贏得了大家的尊敬與贊揚。前日,記者來到這個三口之家,了解了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滿屋都是書卷氣
記者走進凌新南家,看不到高檔的家具,首先感受到的是一股濃郁的書香氣息。客廳電視柜、沙發(fā)上放著一堆堆書。三間臥室都有書櫥或書架,放滿了書。粗略統(tǒng)計,他家的藏書達5000多冊。
從1979 年參加工作以來,凌新南業(yè)余時間從不打撲克、搓麻將等,而是一有閑暇就扎在書堆里。特別是1998 年以來,他更是嗜書成“癖”,每天讀書4 小時以上,常常筆耕不輟,寫到深夜。
2006 年,他出版了詩集《三馀軒詩草》,F(xiàn)在,他又寫就147 萬字詠史專著《數(shù)風流人物》,詠歷史人物2300 多人,計有詩2400 多首。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洪柏昭看了他的文稿后贊嘆道:“ 此乃詠史之大備,絕句之奇觀!”
當然,作為妻子,陳小玲是巾幗不讓須眉,用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家庭事業(yè)兩不誤,在事業(yè)上與丈夫比翼雙飛。身為教師的她結合教學工作,積極撰寫教學探討文章,其教案《有關7 的加減法》獲廣東省小學數(shù)學教研會、廣東《小學數(shù)學教學》三等獎。這對舉案齊眉相濡以沫的恩愛夫妻,為世人樹立了事業(yè)家庭兩興旺的成功楷模。
老吾老及人之老
“慈藹容顏一似前,頻呼不應裂吾肝。哀思無盡聲聲血,淚水長垂滴滴丹。追往事,想親嚴,千般遺愛涌心間。未留囑托何堪走,兒有疑難誰問言?”這是凌新南在《三馀軒詩草》寫的一首詞《鷓鴣天·送父親》。仔細讀來,記者從詞里行間,感受到一種濃濃的孝老愛親之心。
凌新南夫妻對雙親從來是孝敬有加。凌新南的母親晚年患糖尿病、肺氣腫、腰間盤突出等多種疾病,為減輕家婆的病痛,陳小玲四處求醫(yī)尋藥,并在飲食上換樣調劑。老人由于常年打針吃藥,手、腳趾都長了灰指甲,而且又厚又硬,陳小玲便不聲不響地買來相關書籍和剪刀等工具,在自己的指甲上進行試驗,感覺手法行了,才給家婆修指甲。為老人理發(fā)、洗臉、修剪指甲等日常護理的事她全包了下來。
對自己的父母孝敬,對其他老人也很尊敬。凌炬青和吳展初都是老教師,凌新南與他們并非親戚,每到節(jié)假日,凌新南夫婦都會買些水果、營養(yǎng)品等,看望兩位老先生。
平凡生活釀真情
凌新南與陳小玲結婚二十多年來,沒有發(fā)生過吵架、打罵,和睦相處。一家人也為人樸實、勤苦、善良、熱心。凌新南常說,工作向高標準看齊,生活向低標準要求。他和家人特別注重低碳減排,從自我做起,身邊小事做起。天氣酷熱,凌家常常不開空調而用風扇。洗衣機也少用,多手洗衣服。即使用洗衣機,排出的水,他們會用盆、桶裝起來,用來沖洗衛(wèi)生間。
在小區(qū)里,看到路燈壞了,凌新南也會及時換上新燈具。消防設施有問題,他積極聯(lián)系和協(xié)助有關人員解決好。哪家有人病了,凌新南夫婦知道后會去探望。同時,他們也十分熱心公益事業(yè)。該縣貝墩鎮(zhèn)大塘村村道鋪設水泥路面,凌新南捐款1000 元。他還為縣城東山嶺滑坡群降坡除患捐款500 元,為縣人民醫(yī)院新院建設捐款500 元等。
多年來,凌新南還主動或受邀到縣內各中學開講座,義務為師生講授詩詞、楹聯(lián)知識,輔導他們寫詩撰聯(lián)。到目前為止,聽講座的人數(shù)達3000 多人次,許多人都掌握了詩詞楹聯(lián)基本知識。在凌新南的影響下,和平縣涌現(xiàn)出一批詩詞楹聯(lián)愛好者,省內外的征聯(lián)大賽活動,他們都積極參加,并有作者獲獎,F(xiàn)在,凌新南正在籌備成立和平縣詩詞楹聯(lián)協(xié)會。
本報記者 張濤 特約記者 吳建章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