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重有度,褒貶有節(jié)——批評學生要恰當
中學生,或多或少總會犯一些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更加敏感和具有逆反心理,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批評時要把握 “火候”。這樣才能產(chǎn)生“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批評是一種負激勵教育手段,運用得當,可獲得較好的教育效果;運用不好,其負面效應可能大于正面效應。因此,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應“三思而批”。
首先,要了解和研究學生。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批評犯錯的學生之前,要先了解和研究學生,包括學生的基本情況、家庭情況、思想品德和學習情況、個性情況等。只有了解了學生的情況,才能找出正確的方法來批評學生。比如有些學生是來自城市的獨生子女,在家里嬌生慣養(yǎng),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平時連大聲呵斥都沒有。這部分學生心理特別脆弱,稍微方法不對,就有可能導致學生想自殺或者是自殘。所以在批評學生的時候,一定要先了解和研究學生。
其次,批評也可以說得順耳、悅耳。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痹掚m然這么說,但是大部分人都有本能地排斥別人批評的心理。作為老師,在不得不批評學生的時候,也需要盡量用一些技巧把逆耳的忠言說得動聽,使學生容易接受。批評之前,能找到批評對象的優(yōu)點進行表揚,造成一種良好的氛圍。再指出其問題時,往往易于為對象接受。對于自尊心強,性格內(nèi)向,容易產(chǎn)生對抗情緒的學生我們更需要采取先褒后貶的方法。表揚是為了從感情上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消除對方的抵觸情緒,以免產(chǎn)生對抗,然后再給予合情合理的批評,這樣學生便易接受。
再次,責備學生要注意場合。
學生現(xiàn)在這個年齡都是比較愛面子的,千萬不能在公開場合對犯錯的學生加以指責、批評。不顧及場合的責備或直言,往往因為傷害了學生的自尊,會使學生無地自容,抬不起頭,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不接受教育,而得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因而,老師在批評學生時應該注意地點的選擇,最好不要在班級里、辦公室里、教室走廊里,而應該選擇人少、周圍環(huán)境幽靜、可以夠讓人心情愉悅的場所甚至是自己家里進行,這樣體現(xiàn)了教師對于學生人格的尊重,學生對于老師的批評也容易接受。
另外,批評的語言也要盡量生動、有趣。
在批評學生時,我們作為老師都是善意的,我們的出發(fā)點無非都是想使自己的學生能變得更好。但往往由于措辭不當,導致學生的反感,根本無法達到批評教育人的目的。不要用毫無感情色彩的詞語去責備學生,更不要用赤裸裸的直言直接對學生說“你真笨!”“你真是無藥可救了!”“你白癡!”等等諸如此類的語言。如果你這樣說,學生或許就會在心里想:“是啊,我就是白癡,我就是無藥可救了!看你老師拿我怎么樣?”一般情況下,如果直接地批評學生的話,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而一些生動形象的諷喻、夸張、類比之類的話語,則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在更容易接受的同時,心靈也能受到深深的震撼。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比一些粗暴的批評所獲得的效果要好得多。我們應該把一些批評的話語用一層“糖衣” 包起來,再輕輕地送到學生的手里,由學生自己去品嘗、去反省。這樣學生就能深刻地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從而愿意積極地改正自己的錯誤,達到理想的效果。
最后,要關(guān)注學生被批評后的情緒。
盡管有些學生知道自己確實做錯了,也明白老師批評自己也是應該的,但是被批評以后,心里還是接受不了,有的或者是過于自責,覺得自己不應該犯這樣的錯誤;有的是覺得面子上過不去;有的是覺得自己很委屈……這個時候一定要及時關(guān)注學生被批評后的情緒,以幫助學生能夠很快地從負面情緒中解脫出來。 “金無赤金,人無完人”。老師在批評犯錯誤的學生時,首先要了解學生,其次要注意語言藝術(shù),還要顧及場合,最后還要關(guān)注學生被批評后的情緒。方法多種多樣,面對不同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并且要在工作中不斷地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