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生做真人是作文教學的先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生活熱點,激發(fā)寫作欲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边@就指明了作文教學的根本是“人”而不是“文”,是學生的思想感情、健康人格、審美鑒賞水平,寫作的方法、知識和技巧的傳授都要以培養(yǎng)“真人”為目標展開寫作教學活動。因此,我們語文教師應以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和遠大的志向抱負以及高雅的審美情趣做先導,以人為本,教會做人。
一、增強學生生活體驗,讓學生的作文寫出真生活
作文離不開生活,作文教學要引領學生做學習的小主人,做生活的有心人,學生的社會生活越充實,所寫的作文就會越有真情實感。我在多年的教學中,常聽一些學生說: “我一聽寫作文就煩,不知從何寫起,總覺得沒東西可寫!苯簧蟻淼淖魑,很多是生搬硬套一些作文內容,缺乏鮮活的生活素材,缺乏真情實感。因此,我們語文教師要積極引領學生進行生活素材積累,讓學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親自去品嘗生活的酸甜苦辣,體驗生活的坎坷險阻。特別是對我們的農村學生,更要有目的地引領他們通過走走、問問、想想、做做,熟悉鄉(xiāng)情,開闊視野,暢通思路,積累“鄉(xiāng)土”生活素材。我的做法是:一是鼓勵學生走訪熟悉家鄉(xiāng)的老人,了解家鄉(xiāng)地名、山名的來歷和地方特產。二是鼓勵學生做好 “小記者”,每學期組織學生開展家鄉(xiāng)調查活動。三是參觀游覽學校周邊的響水寨水庫、暗坑水庫、楊梅凹水電站和白溪水庫旅游風景區(qū),讓學生發(fā)現(xiàn)和感受家鄉(xiāng)美麗的自然風光。四是組織學生參觀周恩來工作過的蘇區(qū)蘇維埃政府舊址,瞻仰劉爾崧烈士陵園,紫金縣博物館等教育基地,提高學生的革命情懷。五是教育學生做一些農村力所能及的家務和參加一些勞動。另外,引導學生養(yǎng)成觀看《新聞聯(lián)播》等時事節(jié)目和優(yōu)秀電視連續(xù)劇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了解和關心社會生活熱點的興趣,填補農村學生見識面較窄的不足。對以上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和各種生活體驗,要求學生用日記、作文片斷或調查報告的形式寫下來,為學生寫下真人、真事、真生活的作文提供長流的“源泉”。
二、引導學生積淀情感,讓學生的作文寫出真感情
文章是用以表達思想傳情達意的,學生積淀了豐厚的情感,學生在寫作中就會有感而發(fā),真情流露,感動心靈。教師既要鼓勵學生熱情地投入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又要引導學生從生活體驗中發(fā)現(xiàn)感動,積淀情感。因此,我們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從平凡的小事中感受同學的友情,兄弟的手足之情;要引導學生從諄諄教導和體貼關心中感受老師、父母等長輩的培育恩情;要讓學生從教育、經(jīng)濟、生活、醫(yī)療等法律和政策中深深地感受到黨和人民對青少年培育的大愛之情,教育學生熱愛黨和人民。同時,要經(jīng)常開展情感教育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感動。如組織學生為生重病的同學和發(fā)生特大災害的地區(qū)捐款獻愛心活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間真情;組織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感人事跡介紹會、感恩教育專題報告會,讓學生學習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感恩社會、感恩生活、感恩老師和父母的情懷;又如組織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打掃鎮(zhèn)的老人活動中心的衛(wèi)生,慰問老人,從小培養(yǎng)學生尊敬老人的品質。學生從一點一滴的生活體驗中積累了真情,懂得了感動,就會在作文中因情而動,感動心靈的文字就會激情奔放,躍然紙上。另外,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把課文中的文字變成飽含激情的語言,再現(xiàn)形象,要將自身融入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之中,渲染氣氛,創(chuàng)設情境,以情激情,使學生受到強烈而真實的感情感染,從而引導學生情感的發(fā)展,在作文中寫出真情實感。如在教學朱自清的《背影》時,通過范讀和學生的反復朗讀,使學生熟記人物形象、心理和情感描寫的詞句,使父子之情自然而然地浸潤到學生的內心深處,激起情感共鳴,使學生逐漸掌握人物形象和心理描寫的手法。課后我以《我的母親》為題進行人物描寫的作文訓練,有一位同學在寫到自己逃學上網(wǎng)被母親找到的過程就寫得情深意重。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讓學生的作文寫出真善美
作文教學要“以人為本”,這就要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突出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育,明確一學期或階段性作文教學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題,注重從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通過《國旗升起時的斷想》等系列作文訓練,突出 “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作文教學的主題;通過《我的老家》、《家鄉(xiāng)的早春》等系列作文訓練,確立“感受大自然,熱愛祖國、家鄉(xiāng)山河”的目標;通過《老師,我想對你說》、《我的心愿》等系列作文訓練,確立“表現(xiàn)內心世界,感恩父母和老師”的作文思想主題。在教學中,我組織學生討論、探究這些思想主題,使學生從各種事件和人物的思想行為中感悟出做人的道理,反映善良、同情、友愛、互助等高尚的人格品質就會在學生作文的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來,而反映暴力、自私、虛偽、缺乏同情心等不良品格就會在學生作文的修正中得到洗禮,從而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只有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經(jīng)常給學生學做真人的人格鍛造,學生在寫作時才能有較高的思想立意,才能使每一次作文成為學生做人的一次求真、求善、求美的過程,讓學生敞開心扉,寫出真人真情真理,真實地抒發(fā)學生的本真和個性,在學生的作文內容中就會映現(xiàn)出學生跳動著的思想脈搏,學生所寫的文章就會閃爍著真善美的光輝。
四、注重作文評改中的人文教育,讓學生作文寫出真感悟
作文不但是學生寫作水平的體現(xiàn),又是其人生觀、思想情感的反映,作文教學不要只重視寫作知識和技巧的指導,也應關注學生情感、思想的發(fā)展動向,對他們的道德品質、為人處世等諸多方面進行引導,使每一次的作文創(chuàng)作過程都成為學生寫作能力提高和健全人格提升的過程,使學生在每一次作文中都有真感悟。因此,在作文教學中,特別是在作文評改中要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愛,要從“求真、向善、尚美”等方面進行人文教育。具體做法是:一是互評作文,分享創(chuàng)作的成果。利用由4-6 人組成的學習小組互相評改作文,讓學生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肯定他人習作的優(yōu)點的同時也要找到自己習作的不足,及時交流思想和寫作方法。二是分批作文,共同提高作文水平。把全班作文分成3 份,由作文水平較高的學生組成3 個評改小組,用“跟帖”的方式評改學生作文,一篇作文會得到幾個同學不同角度的評改,既使作文水平較低的同學得到幫助,又使作文水平較高的同學吸取別人的寫作“亮點”,不斷積累評改經(jīng)驗,達到共同提高寫作能力的結果。三是面批作文,關注個性,完善人格。每次對篇章不完整、內容離題、思想落后、言論錯誤和思想立意低下的作文,都與相關的同學進行邊談邊改的直面評改,對寫作方法進行個性化的指導,這樣有利于與學生進行貼心的、深入的思想交流,激活學生的寫作思路,及時糾正在作文中存在的落后思想和言論,完善學生的品德人格,有利于提高學生整體作文能力和思想品德水平。四是寫好人文評語。教師在對學生作文全方位評改后寫上言簡意賅而又充滿肯定、欣賞、交流、關愛、幽默、激勵等體現(xiàn)人文關懷的評語,對學生的不同看法要尊重,對再“爛”的作文也要找出其“思想火花”及時表揚鼓勵,對于不足之處要委婉指出,進一步拉近師生之間思想溝通的距離,及時反饋寫作知識和方法。如有一位學生在《我的母親》習作中表達了她父母離異后自己內心深深的孤苦,我在評語中提筆安慰他:“不經(jīng)風雨永遠成不了雄鷹,有時候,磨難反而能成就你,別怕,老師愿意成為你永遠的朋友。”學生面對這樣的評語,他能不感動嗎?能不振奮精神嗎?
陶行知先生教育我們“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的作文教學要從培養(yǎng)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高尚的情操,高雅的審美情趣等方面入手,使學生從作文學習中去發(fā)現(xiàn)、挖掘、領悟做人的準則,從思想上得到凈化,心靈上得到熏陶,情感上得到感染,作好文必須先做好人。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