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課的導入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而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導入起著橋梁作用。然而反思當前的閱讀教學,卻有許多語文教師未注意新課的導入設計,忽視學生的興趣。教學過程呆板,學生上課時提不起注意力,直接導致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明顯。
經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語文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導入語。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的開始如能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將學生帶入和諧、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教學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為教育實踐告訴我們:“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的強大內在動力”,興趣往往是創(chuàng)造的先導。
注意是學習必不可少的條件,沒有注意就談不上學習。因此,教師在導入新課時,首先要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或開門見山,或傾聽錄音,或演示實驗……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師要說的內容上則要運用最有效的方法,引起學生的動機,或創(chuàng)設情境,或展開討論……在這一過程的最后便要架設導入與新課之間的橋梁,引導學生從導入過渡到新課。這一過程,我們可以用簡單的圖示來表示,即:集中注意→引起動機→建立聯系。依據這些原理,在課文導入時必須做到:①自然,緊扣題意;②新穎,不落俗套;③靈活,形式多樣,方法多變;④導入時間要控制,最多不能超過5分鐘。
明確引入的要求。這時,教師必須采用各種手段去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使他們興奮起來。例如講授七年級下冊的《蘇州園林》一課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看蘇州園林錄像的精彩剪輯。學生欣賞了一幕幕優(yōu)雅、美麗的園林景致后,帶著愉悅的心情進入到閱讀。為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時應及時鼓勵學生質疑提問,引導他們想想蘇州園林與所見過的園林有什么不同;說說還想了解什么。讓他們帶著問題走向公園,這樣,便自然地將學生帶入課文。
下面,根據導入的要求,再介紹幾種有效的常用導入方法:
1、激疑設問,啟發(fā)思考
亞里士多德說:“思維自疑問和驚奇始”。這就告訴我們,開始上課,就創(chuàng)設一種問題情境,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所問上來。這是常用的一種導入方法。教師所問的范圍,往往以課文為中心向外輻射:就作者或就文章的出處,或就內容題目,或文章的語言形式發(fā)問,凡所問,都有一定的思維強度,這樣才能引起大多數學生思考的興趣。例如特級教師于漪教學傳統課文《孔乙己》是這樣開頭的:“魯迅先生在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中最喜歡《孔乙己》。為什么他最喜歡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怎樣的一個藝術形象?魯迅是怎樣運用鬼斧神工之筆精心塑造這個形象的?過去有人說,希臘的悲劇是命運的悲;莎士比亞的悲劇是性格的悲;易卜生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犊滓壹骸愤@篇小說寫的是悲劇性的人物。悲劇往往令人淚下,而讀過《孔乙己》后,眼淚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到內心的刺痛。它究竟是怎樣的悲劇呢?文章情深、意深、含蓄、深沉,細細咀嚼,深入領會,就可獲得解答!
這樣的導入,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三個絲絲入扣的問題的連續(xù)提出,啟動了學生的“機器”,使學生處于“情”、“悱”的活躍狀態(tài),把學生的思路引向更廣闊的社會背景,為下一步學習設下鋪墊。教師的獨白語不多,卻勾勒出教學的重難點及教材的特點,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2、渲染氣氛,調動情感
“感人心者,莫乎先情”。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文學作品,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都包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對于學生來說,要將作品中的情感遷移過來,化為自己的情感體驗,這往往需要一種氛圍,需要一種感情環(huán)境。為達到這一目的,教師首先就要動情,進而以情激情,使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進入作品的意境,如“春”的導入: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每個人的心中都藏有一幅迷人的畫卷。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出陽光明媚、春風蕩漾、滿目新綠的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彩筆描繪春色,歌頌春天。同學們想一想描繪春的詩句有哪些?學生背誦:“春風又綠江南岸”,“春風吹又生”,“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或“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苯裉煳覀兙驼堉炖蠋熥鳛橄驅,跟他去看那春天的山水,春天的樹、花、草、鳥、蜜蜂、蝴蝶,且去沐浴春天的風和雨吧!
這段導語聲情并茂,不僅用形象生動、充滿激情的語言描繪了春色,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和情感,還讓學生背誦了古詩人寫春的詩句,即抓住時機,幫助學生復習舊知識,有溫故知新的意義。特別是學生背誦時產生的強大聲浪,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創(chuàng)設的氛圍中受到深深的感染。
3、變換刺激,引起興趣
人類的思維空間應是言語、形象和音響的三維時序空間。因此,在導入時,不斷從視聽、觸、嗅等各方面變換刺激以引起興趣。如運用教學圖片,使學生產生新奇感,并叫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圖中影像。這時,他們對文章中的語言文字運用便有更實在的理解和體會;蛘邔霑r,放一段錄音,或一首悠揚輕柔的曲子。如七年級下冊的《口技》一文的導入,可以先放一段口技錄音,并配有音樂,讓學生很專注地聽。很快地,學生就會進入課文的角色。又或者錄像播放,如八年級上冊的《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的導入中,為了使學生感受這份激動,可以播放一段競選時的場面,讓學生真正體驗獲得奧運主辦權的不容易以及那份激動。在這樣的背景感染下,學生讀書的欲望便被激起。
導入的手段還有很多,如采用意蘊深刻的笑話或民間趣話導入;用一段哲理性或詩意的導語開頭,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歸納起來,不外乎直觀式、懸念式、啟發(fā)引導式等。不管采用什么樣的靈活形式,只要能調動起學生對這堂課的興趣,就算達到了目的。
但要使語文課充滿魅力,特別是一開始就能抓住學生,使學生很快地進入課文角色,則需要語文教師博覽群書,博采眾長,刻苦學習,長期不懈地努力。這樣才能把教學水平不斷推向新的境界。
經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語文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導入語。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的開始如能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將學生帶入和諧、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教學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為教育實踐告訴我們:“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的強大內在動力”,興趣往往是創(chuàng)造的先導。
注意是學習必不可少的條件,沒有注意就談不上學習。因此,教師在導入新課時,首先要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或開門見山,或傾聽錄音,或演示實驗……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師要說的內容上則要運用最有效的方法,引起學生的動機,或創(chuàng)設情境,或展開討論……在這一過程的最后便要架設導入與新課之間的橋梁,引導學生從導入過渡到新課。這一過程,我們可以用簡單的圖示來表示,即:集中注意→引起動機→建立聯系。依據這些原理,在課文導入時必須做到:①自然,緊扣題意;②新穎,不落俗套;③靈活,形式多樣,方法多變;④導入時間要控制,最多不能超過5分鐘。
明確引入的要求。這時,教師必須采用各種手段去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使他們興奮起來。例如講授七年級下冊的《蘇州園林》一課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看蘇州園林錄像的精彩剪輯。學生欣賞了一幕幕優(yōu)雅、美麗的園林景致后,帶著愉悅的心情進入到閱讀。為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時應及時鼓勵學生質疑提問,引導他們想想蘇州園林與所見過的園林有什么不同;說說還想了解什么。讓他們帶著問題走向公園,這樣,便自然地將學生帶入課文。
下面,根據導入的要求,再介紹幾種有效的常用導入方法:
1、激疑設問,啟發(fā)思考
亞里士多德說:“思維自疑問和驚奇始”。這就告訴我們,開始上課,就創(chuàng)設一種問題情境,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所問上來。這是常用的一種導入方法。教師所問的范圍,往往以課文為中心向外輻射:就作者或就文章的出處,或就內容題目,或文章的語言形式發(fā)問,凡所問,都有一定的思維強度,這樣才能引起大多數學生思考的興趣。例如特級教師于漪教學傳統課文《孔乙己》是這樣開頭的:“魯迅先生在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中最喜歡《孔乙己》。為什么他最喜歡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怎樣的一個藝術形象?魯迅是怎樣運用鬼斧神工之筆精心塑造這個形象的?過去有人說,希臘的悲劇是命運的悲;莎士比亞的悲劇是性格的悲;易卜生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犊滓壹骸愤@篇小說寫的是悲劇性的人物。悲劇往往令人淚下,而讀過《孔乙己》后,眼淚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到內心的刺痛。它究竟是怎樣的悲劇呢?文章情深、意深、含蓄、深沉,細細咀嚼,深入領會,就可獲得解答!
這樣的導入,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三個絲絲入扣的問題的連續(xù)提出,啟動了學生的“機器”,使學生處于“情”、“悱”的活躍狀態(tài),把學生的思路引向更廣闊的社會背景,為下一步學習設下鋪墊。教師的獨白語不多,卻勾勒出教學的重難點及教材的特點,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2、渲染氣氛,調動情感
“感人心者,莫乎先情”。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文學作品,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都包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對于學生來說,要將作品中的情感遷移過來,化為自己的情感體驗,這往往需要一種氛圍,需要一種感情環(huán)境。為達到這一目的,教師首先就要動情,進而以情激情,使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進入作品的意境,如“春”的導入: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每個人的心中都藏有一幅迷人的畫卷。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出陽光明媚、春風蕩漾、滿目新綠的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彩筆描繪春色,歌頌春天。同學們想一想描繪春的詩句有哪些?學生背誦:“春風又綠江南岸”,“春風吹又生”,“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或“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苯裉煳覀兙驼堉炖蠋熥鳛橄驅,跟他去看那春天的山水,春天的樹、花、草、鳥、蜜蜂、蝴蝶,且去沐浴春天的風和雨吧!
這段導語聲情并茂,不僅用形象生動、充滿激情的語言描繪了春色,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和情感,還讓學生背誦了古詩人寫春的詩句,即抓住時機,幫助學生復習舊知識,有溫故知新的意義。特別是學生背誦時產生的強大聲浪,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創(chuàng)設的氛圍中受到深深的感染。
3、變換刺激,引起興趣
人類的思維空間應是言語、形象和音響的三維時序空間。因此,在導入時,不斷從視聽、觸、嗅等各方面變換刺激以引起興趣。如運用教學圖片,使學生產生新奇感,并叫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圖中影像。這時,他們對文章中的語言文字運用便有更實在的理解和體會;蛘邔霑r,放一段錄音,或一首悠揚輕柔的曲子。如七年級下冊的《口技》一文的導入,可以先放一段口技錄音,并配有音樂,讓學生很專注地聽。很快地,學生就會進入課文的角色。又或者錄像播放,如八年級上冊的《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的導入中,為了使學生感受這份激動,可以播放一段競選時的場面,讓學生真正體驗獲得奧運主辦權的不容易以及那份激動。在這樣的背景感染下,學生讀書的欲望便被激起。
導入的手段還有很多,如采用意蘊深刻的笑話或民間趣話導入;用一段哲理性或詩意的導語開頭,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歸納起來,不外乎直觀式、懸念式、啟發(fā)引導式等。不管采用什么樣的靈活形式,只要能調動起學生對這堂課的興趣,就算達到了目的。
但要使語文課充滿魅力,特別是一開始就能抓住學生,使學生很快地進入課文角色,則需要語文教師博覽群書,博采眾長,刻苦學習,長期不懈地努力。這樣才能把教學水平不斷推向新的境界。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