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赤腳
作者:盧兆盛
或許是出身于鄉(xiāng)間的緣故,每年一到夏天,在自家屋里,我都會脫掉鞋襪,打著赤腳?傆X得,沒有鞋襪的約束,雙腳走在地板上,特別接地氣,特別涼爽、舒適。
小時候,在鄉(xiāng)下老家,物資匱乏,條件拮據(jù),想穿雙鞋襪都很不容易。不過,因為經(jīng)常在田地里干活,穿鞋襪也很不方便,因而,一年到頭,除了冬天外,春夏秋三季打赤腳的日子就多了。從早春二月開始,有些農(nóng)活,就必須要打赤腳干。比如,犁田耙地,育谷插秧,都得打赤腳。盡管仍是春寒料峭,身上的冬衣都還沒完全脫掉,但,農(nóng)事耽誤不得,打赤腳,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了。
小小年紀的我們,卻都早已習慣了打赤腳。
赤腳走在田埂上,說舒爽倒是談不上。田埂大多很窄,窄得只容得下一個人行走,且路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石子、土疙瘩及茅草根特別硌腳,腳掌不時會被硌傷、劃破。不過,時間長了,就會慢慢適應了。原本光滑的兩個腳掌,久而久之,都會磨出一層厚厚的繭子,變得堅硬粗糙。這樣,也就不會再擔心硌腳了。
其實,在田地里干活,更多的時候,還要肩挑手提。如若赤腳挑著重擔走在田埂上,那腳掌就更加吃力了。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摔倒。
記得上初二那年“雙搶”,我挑著一擔剛打下的稻谷赤腳往家里趕,走了沒多遠,右腳大腳趾突然磕到田埂上一塊凸起的石頭,一個趔趄,差點跌入田埂下的水溝。好在我雙手握緊了兩只籮筐上的棕繩,谷子沒倒出多少,但那個倒霉的大腳趾卻傷得不輕,血流不止。我忍著巨痛,趕緊在田埂邊采了一些止血草藥嚼爛,敷在傷口上,才止住了血。
赤腳下田,最擔心的是螞蟥的偷襲。蚊蟲叮咬,倒是不太要緊,而被螞蟥叮住,那就麻煩了。
那年頭,田里螞蟥極多,特別是一到插田時節(jié),螞蟥活動最為猖獗。這些可恨的“吸血鬼”,像幽靈一樣,在田水里鬼鬼祟祟地游蕩,防不勝防,專門叮咬人的小腿。一旦叮住,就不會輕易松口,且拼命吸血。這時候,不能慌張,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趕緊用力揮掌拍打。數(shù)掌之后,一般都會被打掉。這些被打落的螞蟥,其實并沒死。而被叮之處,留下一個血口子,是不可避免的了。
赤腳走田埂,是有些“委屈”了腳掌,但,若走石板路,那就是一種難得的享受了。
在老家,可以說,每一條村巷都是青石板鋪就。而打赤腳最愜意的時候,便是在光滑的青石板路上行走。尤其是夏日里,太陽落山后,赤腳走在青石板路上,陣陣涼意從腳底往上滲透、浸潤,只覺得暑氣漸消,通體變得涼爽起來,被燥熱攪得煩悶不安的心,也慢慢地寧靜了下來。
前不久回老家,正趕上“雙搶”,我?guī)痛蟮芗也逄铮嗄_走在狹窄而粗礪的田埂上,頓覺一陣不適。剛走幾步,便東搖西擺起來,像在扭秧歌。大弟笑著勸我穿上鞋子。我搖搖頭,堅持赤腳走,心里不免感嘆:不事稼穡的自己,久違了老家的田埂路,久違了艱辛而繁重的農(nóng)事,沒有繭子的腳掌,怎能經(jīng)得起田埂的“檢驗”呢?
是的,打赤腳最該走的路,應該是那些彎彎而窄窄的田埂……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