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施行的這部法律,將開啟掃黑除惡新篇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有組織犯罪法》將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一部掃黑除惡專門法,是常態(tài)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的重要法治保障
◎《南方》雜志記者/陳健鵬 發(fā)自廣州
◎本文責編/張蓓蕾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有組織犯罪法》(以下簡稱《反有組織犯罪法》),將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
這是一部掃黑除惡專門法。該法共九章七十七條,包括了總則、預防和治理、案件辦理、涉案財產認定和處置、國家工作人員涉有組織犯罪的處理、國際合作等章,涉及刑事、民事、行政等法律領域,對辦理有組織犯罪案件的法律適用方面增加了不少新內容。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粵港澳大灣區(qū)智能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滕宏慶在接受《南方》雜志記者采訪時表示,《反有組織犯罪法》總結了前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實踐經驗,是常態(tài)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的重要法治保障,也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完善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體現。
展現出國家立法的精細化和實操性
有組織犯罪是一個復雜的國際社會現象。滕宏慶介紹,改革開放以來,為防治一些地方沉渣泛起的黑惡勢力,1997年,我國對刑法進行修訂,在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規(guī)定了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通過了《關于審理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于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四個特征進行了明確解釋。200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進一步對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法律特征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
2018年1月,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拉開帷幕。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2018—2020年三年間,專項斗爭重拳出擊,依法嚴懲黑惡勢力,深挖徹查涉黑涉惡腐敗,集中整治社會治安亂點和行業(yè)領域亂象,回應人民期待、鞏固執(zhí)政根基、維護社會穩(wěn)定、彰顯法治權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了全面勝利。2021年,“推動掃黑除惡常態(tài)化”寫入“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滕宏慶表示,《反有組織犯罪法》的出臺,首先是對前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豐富經驗進行了一次有力的總結和固化。“專門就刑法里的一條進行單行立法,這在我們國家立法史上是一件比較罕見的事情。”滕宏慶說。
從微觀層面上看,《反有組織犯罪法》還具有很強的實操性,對于接下來開展常態(tài)化掃黑除惡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滕宏慶認為,《反有組織犯罪法》明確了有組織犯罪、惡勢力組織的概念,從實踐角度出發(fā),將黑社會性質組織的雛形—惡勢力組織明確定義為法律概念,規(guī)定了“軟暴力”手段的認定,這可以使得公檢法在具體偵辦過程中有法可依,讓一線執(zhí)法更加精準。在具體的案件辦理和涉案財產認定等方面,《反有組織犯罪法》做出了詳細規(guī)定,解決了實踐中各司法機關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的流程不清晰不充分的地方,對具體工作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同時,由于清晰地確定了特征和范圍,也避免了打擊范圍擴大化問題。
“《反有組織犯罪法》的一大亮點就是總結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實踐經驗和問題,把它提煉成規(guī)范性的法律用語,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準確性。”滕宏慶說。
系統(tǒng)化預防治理有組織犯罪
有組織犯罪的成因較為復雜,且往往牽涉眾多人員、財產,需要國家、社會層面形成合力,方能對其實現有力打擊,構建長效的治理機制。
滕宏慶認為,《反有組織犯罪法》的出臺是我們國家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推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要體現。
與刑法和行政處罰法不同,《反有組織犯罪法》并不止步于解決一個已有的違法或犯罪問題,而是通過立體的系統(tǒng)設計,從預防和治理的角度強調治理和防范有組織犯罪,并從國家、社會層面予以一體推進。
“《反有組織犯罪法》專門拿出一個章節(jié)講預防和治理,提前構筑安全網,不僅規(guī)定了監(jiān)察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以及其他有關國家機關的職責,也規(guī)定了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企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等等在預防和治理中的責任,從而形成合力,對可能萌發(fā)出有組織犯罪的苗頭,提前進行預判和干預,治理在前,這也是《反有組織犯罪法》一個重要亮點。”滕宏慶說。
比如,《反有組織犯罪法》第11條規(guī)定了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即防止有組織犯罪向未成年人滲透,從源頭著眼,推動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切實保護未成年人免受有組織犯罪影響。
此外,滕宏慶認為,《反有組織犯罪法》在案件辦理過程、會見、財產處置等方面,以及規(guī)定了對證人、鑒定人、被害人、舉報人等的保護措施,體現出人權保障的理念。
“在權力行使過程中,《反有組織犯罪法》無不體現出依法行事、依法行政、依法打擊的法治精神。”滕宏慶認為。
為國家工作人員劃出紅線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堅持把掃黑除惡與反腐敗斗爭、基層“拍蠅”結合起來,深挖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為保障“打傘破網”,《反有組織犯罪法》第五章對國家工作人員涉有組織犯罪的處理做了規(guī)定,將查辦國家工作人員涉有組織犯罪明確為工作重點。滕宏慶認為,這突出了黨和國家堅決打擊國家工作人員參與有組織犯罪(即所謂的“保護傘”)的決心。
“國家工作人員參與有組織犯罪,對于社會秩序、國家安定,對于公權力的權威性來說都有著極大的傷害,比社會上或者行業(yè)上出現的單獨的有組織犯罪,顯然危害更大。出于這樣一個考慮,我們對于涉案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做出專章規(guī)定!斗从薪M織犯罪法》還對依法查辦有組織犯罪案件的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有的行為也作出規(guī)定,這給國家工作人員明確了底線禁區(qū)。同時,這也是給老百姓傳遞了非常強烈的信號,就是國家清除所謂的害群之馬的決心,對建立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滕宏慶說。
此外,為防止黑惡勢力向基層組織滲透,《反有組織犯罪法》第12條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換屆選舉中的聯(lián)審機制作了規(guī)定,明確民政部門應當會同監(jiān)察機關、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對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候選人資格進行審查,發(fā)現因實施有組織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應當依照有關規(guī)定及時作出處理。這也有效堵塞了黑惡勢力通過換屆選舉影響基層組織運行的入口。
來源:南方雜志社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