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粽子傳遞濃濃溫情
本報訊 記者 謝夢君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賽龍舟、掛艾草、吃粽子等都是端午節(jié)歷來的習俗,在這一天,各地都會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慶祝端午。然而,不同地方的文化不同,習俗也有所不同,在河源客家地區(qū),粽子是不少市民過端午必備的食物。
昨日一大早,記者來到了河源一純手工制作粽子的傳統(tǒng)老店,老板劉麗莎正在給粽子打包,兩三個客人把一箱箱的粽子搬到車上,店里員工有些正忙著包粽子,有些在給粽子進行速凍保鮮。“粽子煮熟以后,再放到冰柜里進行速凍保鮮,保存的時間可以久一些,味道也不會流失。”一員工說。
“我們店里的粽子主要有蛋黃肉粽、瑤柱粽、多寶粽、灰水粽等多個品種,通過線上線下的渠道銷往全國各地,端午期間一天可以賣出幾千個。”劉麗莎告訴記者,她10歲開始學包粽子,現(xiàn)在已經有26年的制作經驗。包粽子需要經過幾個工序,首先把糯米泡好,把粽葉用熱水燙過洗干凈,再根據(jù)個人口味挑選餡料,接下來把兩片粽葉折成漏斗狀,把糯米和餡料放進去包裹好,再放到鍋里烹煮大概四五個小時,香噴噴的粽子就做好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裹粽子的時候,手法很重要。“需把整個粽子裹緊,否則在煮的過程中一些水會滲透進粽子里,粽子吃起來就沒那么香,營養(yǎng)也會流失。”劉麗莎說。
“今年因為疫情原因,一些端午節(jié)活動都取消了,但是端午節(jié)必須吃粽子,這是我們家歷來的傳統(tǒng)。”市民劉小姐說,除了吃粽子外,在她童年時,每逢端午,家里的老人都會做一些紅雞蛋用一些小網袋裝著給小孩帶在身上,意謂著辟邪的意思,長大后,這個習俗反而很少見了。濃濃端午情,粽子香萬里。在這些端午習俗的背后,蘊含著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同時也包含著對故人的思念。“現(xiàn)在粽子的種類多了,口味也豐富了,但我還是比較想念小時候奶奶做的灰水粽,懷念給奶奶打雜的時光。”市民鐘女士說。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