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文化地 “美”出新高度 龍川縣豐稔鎮(zhèn)黃嶺村邁步走向小康路
金黃的田野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一幅豐收圖墻繪展示在龍川縣豐稔鎮(zhèn)黃嶺村村民陳秀娥家的逾兩百年古民居上。9月7日,今年80多歲的陳秀娥告訴記者,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家的老房子也能夠這么美,打心眼里喜歡。這就是新時代黃嶺村新民居的真實寫照:清新、亮眼。
“黃嶺”,因荒山禿嶺、草木稀少,山上裸露大片黃土而得名。如今,漫天黃土早已消失不見,已變得山水秀美人杰地靈。借著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施的東風,正走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的黃嶺也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旅游“打卡地”。
色彩鮮艷、栩栩如生的墻繪。
百年碉樓煥新顏
順著嶄新的指引牌、路燈、地磚小道,記者走進黃嶺碉樓內,天廳居中有一泓碧清的井水,沿著木質樓梯步行而上,踩上新安裝的木板,扶著新裝的紅木扶手,抬頭往上看,四方青瓦屋檐托起了一片天空。站在碉樓的最高處,整個黃嶺村的美景盡收眼底。黃嶺碉樓又名水謙樓,建于清代同治1874年,獨立院式布局,樓高14米共5層,建筑面積420平方米。黃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葉礎星說,整座樓分5層,一共72個房間。在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施中,黃嶺村對黃嶺碉樓受損的外墻、木梁及木板進行了修繕,如今成為黃嶺村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的一張新名片。
黃嶺村人文薈萃,明清時期共有100多人考取秀才以上功名,故有“秀才村”的美譽,村內也遺留著為數不少的古民居、古建筑。黃嶺村邀請專家對村內的古民居、古建筑進行搶救性修繕保護,目前,已完成第一批13座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的古民居修繕保護工作。
靚村道“一線串珠”
寬敞的瀝青路村道,穿過色彩鮮明的墻繪,與翠綠的田野交相輝映成獨特的田園風光,充滿現代氣息的瀝青路與古色古香的客家建筑更是相映成趣。對于長期居住的村民而言,村道變“高大上”了。村民葉春濃說,整個村道更整潔,更漂亮了,感覺很舒服。全村共鋪設了4.1公里瀝青路,串起了古村落“文化珍珠”。
為扎實推進省級新農村連片示范村創(chuàng)建工作,豐稔鎮(zhèn)黨委政府以提升村主干道通行等級為抓手,用高等級的瀝青路將黃嶺村內的百年碉樓、客家古民居等“串聯”起來,打造鄉(xiāng)村旅游精品路線,建設省級新農村連片示范村發(fā)展之路。葉礎星說,目前,黃嶺村正在規(guī)劃建設新的鄉(xiāng)村旅游道路,將村內的古建筑古民居等文物保護單位“串聯”起來,大力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助推鄉(xiāng)村振興。同時還將把黃嶺村的古建筑古民居的功能發(fā)揮出來,將在黃嶺碉樓內布置一個客家農耕文化的陳列室,還將建一個村史館。
“美”出新高度
如果說,高等級的瀝青路給黃嶺村提升顏值,那么,黃嶺村村內一面面色彩鮮艷、栩栩如生的墻繪則無一不刻畫著新時代人民的幸福生活,提升著古村落的內涵。如今,黃嶺村完成了79座民居外立面改造、40多面墻繪。
一村一景、一墻一文化,一面面“美麗鄉(xiāng)村墻繪”成為黃嶺村亮麗的風景線,讓昔日的鄉(xiāng)村舊貌,變成一處處代表鄉(xiāng)村文明新形象的宣傳陣地,既給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增添了別樣的色彩,也在潛移默化中滋潤了村民的精神土壤。
古村文化地,“美”出新高度。在黃嶺村,警句諺語、家風家訓、客家風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以墻繪的形式生動展現。牛筋糕、豆腐丸、柿餅等龍川本土特色美食裝點著村民葉雪梅家的圍墻。葉雪梅說,看著每一面墻繪,提醒著村民生活在美好的新時代,也讓他們更自覺地做文明村民。如今鄉(xiāng)村的面貌煥然一新,整潔、美麗,鄰里關系也更和諧,日子更是越過越舒心。
本報記者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