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連兩鎮(zhèn)通兩省”的江廣橋
風雨數(shù)百年 橫跨粵贛邊
“一橋連兩鎮(zhèn)通兩省”的江廣橋
最近,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擬推薦名單公示已結束,和平縣下車鎮(zhèn)鎮(zhèn)山村的江廣橋等全市7處文物保護單位榜上有名。5月5日,冒著淋瀝細雨,記者踏訪地處粵贛交界的已是280年“高齡”的江廣橋,古橋靜靜橫臥于下車鎮(zhèn)下車河上,并連接著廣東、江西兩省,是“江廣通衢”的歷史物證,也是古代建筑的“活標本”。下車河,是和平縣最北邊的一條小河,從下車圩跨過江廣橋,往北行走不足1公里,就到達江西省地界——定南縣天九鎮(zhèn),當?shù)厝硕挤Q古橋“一橋連兩鎮(zhèn)通兩省”。
江廣橋雄姿。
見證“江廣通衢”
江廣橋距和平下車圩鎮(zhèn)不足2公里,記者在靠近圩鎮(zhèn)一側看到,橋頭立著嶄新的石碑,上書“市級文物保護江廣橋”,而橋頭另一側則有立于1988年1.5米高的一塊石碑,上面寫著重修五眼橋的立碑志,碑志稱,聞名粵贛兩省的五眼橋,是古老的建筑遺物,該橋由清朝監(jiān)生、縣丞徐斯譽(和平縣下車鎮(zhèn)石含村人)創(chuàng)建,建造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這樣算下來,今年正好建江廣橋整整280年。
江廣橋,下車人更愿意叫“五眼橋”,然其并不是五眼(孔),而是5墩6眼(孔),為什么叫“五眼橋”,當?shù)乩先艘舱f不清楚,至今也未有考證。五眼橋以用花崗巖建成船形石臺,以減小水的沖力。石料采自江西采石場,結構堅固、造型優(yōu)美,歷經(jīng)280年風雨,依然完好無損,古韻猶存。據(jù)當?shù)厝朔Q,五眼橋就是粵贛兩地人古時交流的歷史物證。江西定南人當年要到廣東省和平縣下車鎮(zhèn)趕集,必經(jīng)五眼橋。當時,古橋附近的圩鎮(zhèn)相當繁榮,到了清末之后,才逐漸衰落下來。過去是“江廣通衢”,橋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昔日繁榮喧囂的古橋,如今顯得有些冷清,只能靜靜地臥于小河涌上,述說著自己幾百年來的故事。
歷經(jīng)9次維修
“它是坡度較小的一座石拱橋,當時這樣的設計是方便狀元返鄉(xiāng)”,當?shù)卮迕裥觳Q,古橋兩旁以前是沒有護欄的,直至1987年古橋重修時才在橋兩旁豎起了鋼管護欄。徐伯說,在清朝年間,當?shù)乜忌M京城考試,多數(shù)要經(jīng)過五眼橋,中舉后會騎著高頭大馬或者坐八人大轎返鄉(xiāng),五眼橋的石級坡度小是為了讓馬輕松過橋,而沒有護欄的橋身會更開闊,抬轎過橋不會擁擠。
200年來,“五眼橋”對粵贛兩省人民的南北交通、繁榮經(jīng)濟起到重要作用,建橋后歷經(jīng)了9次大小的維修,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要算1987年10月的第8次全面重修,歷經(jīng)一年完成。此次修葺得到兩省政府部門及社會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才能保存至今。
更好保護延續(xù)橋齡
這座有著280年建橋歷史的五眼橋,如今仍然在發(fā)揮著它“連通粵贛通衢”的作用。和平供電局下車中心供電所配電運維班技術員徐立志是土生土長的下車人,對五眼橋情有獨鐘。他說,粵贛兩省是以下車河(江西定南則稱定南河)為界,不過,在五眼橋并非如此,如今還有近百戶下車鎮(zhèn)鎮(zhèn)山村村民還在五眼橋對面居住,他每次巡線,也會從五眼橋上過河,那里近百戶村民用電的電線都是他們過去搭建和維護的。
由于五眼橋的橋面上受到長期足踏車壓,現(xiàn)已留下了不少凹凸不平的歷史印跡。為了更好地保護好五眼橋這一歷史文化遺產(chǎn),當?shù)卣言谖逖蹣蜻呌中藿艘蛔^水橋,一般轎車、四輪車可從過水橋上經(jīng)過,以減輕五眼橋的負擔,如今五眼橋更多時候是作為一種觀光橋保留使用。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雖然春雨淋瀝,河水漲了不少,然轎車在過水橋行駛時水花四濺,依然暢通無阻。早在2011年7月,江廣橋被列入河源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被很好地保護起來,這次又被列為省文保單位,當更是一件幸事。
本報記者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