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竹林深處的石墻 是否明代遺址還須考證
這幾天,紫金縣藍塘鎮(zhèn)鳳凰村中一段數(shù) 米長的石墻吸引了許多人關(guān)注的目光,因為 這段石墻上除了有三合土和碗口大的鵝卵石 外,竟然還有許多青磚,這些方方正正的青磚 個頭大,且樣式單一,顯示它們年代久遠。這 些青磚是哪里來的呢?怎么會僅僅出現(xiàn)在這 里呢?這段石墻又是做什么用的?
一段石墻,九十歲老人至死難忘
這段石墻在當?shù)厝诵哪恐杏∠笊羁,?里一老者活到九十歲時無疾而終,臨終還念 念不忘這段石墻,說這是老祖宗留下的東西, 是村里的榮光,囑托后人要保護好,有機會開 發(fā)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老人至死難忘的這段 石墻位于村道旁邊,一條2 米多寬的村道從 石墻邊旁邊蜿蜒穿過,石墻由三合土和碗口 大的鵝卵石砌就而成,在村道旁孤零零的,顯 得很突兀。石墻由于年代久遠,還長著一些 碗口粗的雜木。每到農(nóng)閑休息的時候,附近 的村民都會到石墻走走看看。
當?shù)卮迕顸S國平告訴記者,這僅是其中一 段,還有一段石墻保護得也很完整。跟著黃國 平的指引,記者在離這段石墻500多米遠又找 到一大段石墻。這一大段石墻隱藏在竹林深 處,里面雜木叢生,難以接近。在一些斷裂的 墻面上,記者發(fā)現(xiàn),蠟石圍的墻面也是用三合 土和鵝卵石混合砌成,墻體十分堅固,殘存的 遺址至少有3米多高,離地面半人高處還有槍 眼。熱心村民黃壽昌說,以前石墻上面還有一 些大青磚,后來有些村民搬走后建了豬舍。
這里或曾是巡檢司駐地
這些青磚是哪里來的呢?怎么會僅僅出 現(xiàn)在這一段呢?這段石墻又是做什么用的? 紫金縣文化館館長黃海棠說,從這些遺址殘 存的信息可初步判斷,應(yīng)為明代軍事遺址,即 歷史上記載的馴雉里巡檢司,也稱鳳凰巡檢 司。據(jù)記者查閱的一些研究資料記載,明代 時永安縣巡檢司分布有馴雉里巡檢司,其原 屬歸善縣,隆慶三年(1569),安民鎮(zhèn)立為永安 縣治,該司改隸永安縣,遷徙于縣城西南七十 五里上石社之鳳凰崗(按:今紫金縣藍塘鎮(zhèn)鳳 凰崗)。為何移居此處呢?史載,鳳凰崗上 通康和、藍能二溪,下通上、下石,盜賊所由, 馴雉里巡檢司宜移此?梢,這里巡檢司主 要是控御交通要隘,防止盜匪生亂。
巡檢司,為州縣衙門的分出機構(gòu),乃明代 帝國統(tǒng)治之末梢,廣布于海防、江防、湖防及 山禁等要地,為不可或缺的地方治安基層組 織。巡檢司主要由巡檢與弓兵組成,職掌巡 邏盤詰、巡緝私鹽、緝捕盜賊與協(xié)同防御。 據(jù)記載,在明代,舊時惠州府下永安縣共有二 十多個墟市,其中比較興旺的有縣城、安良 墟、藍塘墟、古竹墟、龍窩墟等,這種情況一直 持續(xù)到民國時期。藍塘墟貿(mào)易火爆,曾有“老 虎墟”之稱,意為吞吐量大,各種貨物均可在 藍塘暢銷。
在全市,目前發(fā)現(xiàn)的巡檢司遺址并不多, 黃海棠說,是否為明代軍事遺址還須待考,若 是這個遺址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全市的明代巡檢司 制度發(fā)展的歷史很有幫助。
本報記者 張濤
相關(guān)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