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婦女“頭暈”五天后入院方知問題大 醫(yī)生想法治愈
本報訊(記者 梁小鴻)近年來應用微支架成型技術治療腦血管病取得長足進步,已成為防治腦動脈閉塞的主要手段之一。日前,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腦血管病介入治療小組獨立開展頸內動脈支架置入術,成功治愈患者。
患者李某,女,69 歲,因“頭暈 5 天”入住市人民醫(yī)院,確診為“右側頸內動脈起始段重度狹窄”。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主任、主任醫(yī)師何錦照告訴記者,患者右側頸內動脈狹窄達80%,已明顯影響患者腦部供血,出現頭暈等癥狀;如果不及時治療,日后可能導致患者嚴重神經功能缺損,甚至危及生命。
針對患者的病情,神經內科腦血管病介入治療小組展開了討論,并制定了可行的治療方案,在取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后,4 月1 日上午,神經內科腦血管病介入治療小組對患者進行了全腦動脈造影檢查術及右側頸內動脈支架植入術,術中,醫(yī)務人員先在患者大腿上開一個小口,然后小心翼翼地在患者的頸動脈血管放置一個保護傘以及時捕捉血管內可能脫落的栓子,同時進行了球囊擴張,然后在血管狹窄處放置支架將血管撐開,讓供應大腦的血流變得通暢,手術進行得非常成功。目前,患者精神狀態(tài)良好,自覺癥狀明顯改善,再也沒有出現眼前發(fā)黑、頭暈現象,最終病愈出院。
何錦照介紹,頸內動脈狹窄常見于老年病人,尤其是有高血壓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癥等基礎病或長期嗜煙、酒的病人。頸內動脈狹窄是導致腦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對于頸內動脈狹窄,可以采用外科手段行內膜剝脫術,如果狹窄位置較高而且高度狹窄病變,手術難度大、風險高。
近年來,隨著血管內技術的發(fā)展,血管內支架成型術已成為治療頸內動脈狹窄的主要方法之一。何錦照表示,據文獻統(tǒng)計,頸內動脈支架置入術治療頸內動脈狹窄能明顯降低腦梗死的發(fā)生率和復發(fā)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為廣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帶來福音。據了解,目前,市人民醫(yī)院已獨立完成兩例頸內動脈支架置入手術,這一手術的成功開展,給全市百姓帶來了福音,改變了以往外送或者請省專家治療的局面,也標志著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在腦血管病的治療方面又上新臺階。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