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大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李遇春做客“河源講壇”
本報訊(見習記者 謝素嬋) 18 日,市委中心組舉行“當代文學·國家形象·價值重建”專題(擴大)學習會,邀請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李遇春教授做專題報告,就當代文學對國家形象的建構作用和價值重建進行解讀,以發(fā)揮文學的最大功能,構建有個性特色的文化河源。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等在家的幾套班子領導在現(xiàn)場聆聽了報告。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吳善平主持學習會。
李遇春教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解析大量當代文學作品,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文學的價值演變,闡述當代文學與國家形象和價值重建的關系,以及當代文學與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構等。李遇春在報告會上說,文學與國家形象的構建密不可分,文學的輿論功能、傳承功能和創(chuàng)新功能對國家形象的構建具有重要作用。李遇春認為,我國當代文學有政治話語、法制話語、德治話語三種話語形態(tài),從文學的角度來講,就是革命文學、啟蒙文學以及新古典主義文學三種形態(tài),形成了與之對應所構建的三種國家形象,即紅色中國形象、改革的中國形象、中西結合的新中國形象,這三種文學形態(tài)共存共榮、互動互補,融合了中西文化、代表中國化、民族化的價值體系和文化形態(tài)最終誕生,構建了不斷發(fā)展的中國形象。李遇春認為,民族的性格來自文化性格,我們的文化要有自己的個性,不是簡單地向西方學習、復制,而是要吸收西方文化精華、法治的力量和資源來復活中華文化,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應該更多地發(fā)揮文學的作用,讓文學參與到國家形象以及城市形象的建構中,多關注底層的文學,融合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文化的特點,構建有特色文化的城市。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