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魔女电影,性欧美暴力猛交xxxxx高清,婷婷激情五月综合,国产黄色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時政要聞 > 閱讀新聞

和平縣民間藝術后繼有人

在和平,民間傳統(tǒng)藝術頗受中小學生的歡迎。本報記者張濤攝 

   “月光光,照四方;騎白馬,過蓮塘;蓮塘坳采檳榔,采到一條繡花帶,送把(給)阿姐做花鞋……” 童聲脆亮的客家歌曲響了起來,一群10 歲左右的孩子,舉著幾條趣稚可愛的“凳板龍”在歌聲中舞了起來,認真地排練著。這是記者日前在和平縣文化館見到的場景。

   排練完畢后,6 年級的黃思怡微微地有些氣喘,不過,她還是顯得十分高興地告訴記者,這個暑假學習自己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藝術很有意義?粗⒆觽儭百u力”表演,和平縣文化館館長莊學誠很高興,他說,“凳板龍”是流傳于客家地區(qū)唯一的一個少兒民間藝術,在河源僅和平縣有。如今頗受和平中小學生喜歡,和平有近10 個中小學校組建有“凳板龍”表演隊。

 

民間藝術重放異彩

    逢年過節(jié),和平鄉(xiāng)間都以舞龍祈禱來年五谷豐登、吉祥如意。節(jié)日當天,舞龍、舞獅等各種民間藝術在縣城游遍大街小巷并進行表演,滿街花燈,人頭涌動,場面非常熱鬧。有些小朋友身穿新衣,滿街追著舞龍、舞獅隊,為其精彩表演喝彩助威,還有些小朋友用長凳模仿大人舞龍,邊舞邊唱著童謠, “凳板龍”由此衍生。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和平縣陽明鎮(zhèn)“三腳班”老藝人黃錦源將“凳板龍”進行藝術加工,將源于鄉(xiāng)間俚坊的“凳板龍” 表演與“三腳班”中的生、旦、丑角融合在一起,把童謠改成采茶歌,歌詞內容以講述農時、耕作為主,曲調為采茶曲調。

    上世紀50 年代,和平老藝人黃錦源帶著“三腳班”老藝人參加當時韶關地區(qū)舉辦的文藝匯演, “凳板龍”得到廣東省舞蹈學校的關注,并被邀請到學校進行藝術傳授,一時間,“凳板龍”表演藝術聲名鵲起。令人遺憾的是,后來隨著體制改革,“凳板龍”表演民間藝人被收編到采茶劇團,或專攻采茶戲,或鉆研漢劇,使“凳板龍”表演漸漸失傳。

    2004 年始,和平縣成立專門的機構,對客家民間藝術進行梳理、挖掘,縣文化館結合時代特色,專門對“凳板龍”進行了重新制作和編排。2008 年1 月8 日,在和平縣為慶祝河源建市20 周年而舉行的文藝晚會上,“凳板龍”50 年來第一次回到舞臺。

    為了讓“ 凳板龍”民間優(yōu)秀藝術傳承下去,莊學誠想辦法讓民間傳統(tǒng)藝術走進校園。他說,這是一條重拾民間藝術的好路子,民間藝術既能活躍校園文化,又能成為孩子們課余生活的樂趣,也可以讓學生從小了解民間藝術的內涵。”

 

走進中小學校

     除“凳板龍”外,目前和平中小學流行的還有龍舞、獅舞、腰鼓舞、碟子舞、飄色、民樂等。和平縣有近20 所中、小學的學生至少會一種民間藝術。龍舞進了四聯中學、貝墩中學,獅舞進了四聯中學,腰鼓舞到了陽明中學,秧歌到了和平中學,碟子舞進了陽明三中,飄色、民樂等也都進了校園,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表演隊。

    記者了解到,從幾年前開始,和平縣教育系統(tǒng)踐行文化育人理念活動就已悄然鋪開。目前,和平已逐漸形成4 個具有山區(qū)特色的文化育人系列,即紅色文化育人、社團文化育人、教研文化育人、創(chuàng)新文化育人4 個具有山區(qū)特色的文化育人系列。

    8 月13 日,記者從和平縣教育局了解到,為配合《和平縣中小學實施文化育人中長期規(guī)劃》,該局又制定了《和平縣中小學強項和特色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方案(2012-2020)》,在“文化育人”教育理念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以 “和文化”育人,倡導和善、和美、和樂、和暢、和福、和氣、和宜、和諧、和睦、和平。

 

打造特色育人品牌

   莊學誠說,目前傳統(tǒng)文化藝術在和平中小學發(fā)展勢頭好,成效也相當大。陽明一小擁有凳板龍、碟子舞、客家山歌等表演隊,其山歌表演隊平均年齡僅11 歲,在今年6 月份舉行的全市山歌大賽中獲得了特別獎,還計劃代表河源市參加全省山歌大賽,市第三屆運動會開幕式還指定陽明一小山歌表演隊上臺表演。

    據悉,目前,和平縣文化館正在積極爭取將陽明一小列入和平縣非物質文化藝術傳承保護基地,市文化館也計劃將陽明一小列入客家山歌傳承保護基地。

   莊學誠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一規(guī)劃方案的出臺,將進一步推動民間傳統(tǒng)文化藝術在和平中小學的深入發(fā)展,有望把傳統(tǒng)文化藝術教育打造成山區(qū)特色的育人品牌。莊學誠還表示,將配合“和文化”,下一步計劃將和平塤(即和平泥雞)推介到幼兒園去,讓幼兒從小了解和平這一古老吹奏樂器。

      本報記者 張濤 特約記者 吳建章 通訊員 鐘真祥






上一篇:市高新區(qū)上半年生產手機2162萬部 比去年同期增長34%
下一篇:深圳西鄉(xiāng)街道到龍川開展“雙到”對口扶持工作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