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十八怪 傣族山寨“小和尚談戀愛”
| |
在傣族的傳統(tǒng)意識中,男人需要出家一段時間(哪怕只有幾天)才算得上有文化的上等人,而奘房(即寺廟)不過是他們暫時的學校,奘房附近必有大青樹,大青樹下也不乏美麗動人的傣家小樸哨(姑娘):傣族小和尚是可以串樸哨(談戀愛)的!
在傣家山寨,你常會看到披紅掛綠的小男孩在喜氣洋洋的家人和一大幫花枝招展的小樸哨簇擁下,敲鑼打鼓地去奘房剃度——既可以抬高身份又不需要嶄斷情絲,這樣魚與熊掌可以兼得的美事,在云南這片旖旎的風光和輕松愉悅的民風中成了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
| |
傣族:當過和尚才是有學問的人
相傳小乘佛教最早的教派曾聆聽過佛祖釋迦牟尼親口傳教和布經(jīng),他們認為人若生前不積善修行,死后就會入地獄受苦受難;“為人行善,善多我德,德多我仙”。小乘佛教幾乎成為傣族全民性宗教,傣族地區(qū)有村就有寺,到寺院賧佛,人所必為。小乘佛教提倡出家修行,西雙版納傣族男子過去從兒童時代起,必須要過一段脫離家庭的寺院生活。
傣族認為只有當過和尚的人才是有教養(yǎng)有學問的人,才會受到社會的尊重。沒當過和尚的人被稱為“巖百”、“巖令”,即沒有知識、不開化的愚人。小乘佛教各派僧侶按其年齡和修養(yǎng)劃分成不同僧階,僧階決定其在寺院中的地位。初入寺受戒者被稱為和尚,和尚又有大小之分,傣語稱帕異(大和尚)和帕囡(小和尚)。
入寺受戒前需進行預備期訓練,等初識寺規(guī)后方可入寺受戒。屆時該男童由事先認定的義父(忠于佛主、知識淵博、有威望者)穿戴彩衣彩帽后,在親鄰的護送下人背或騎馬前往佛寺,圍觀者一路向入寺男童拋撒米花。進入大殿后該男童跪地接受該寺主持為其舉行的受戒儀式,然后由義父為其脫去彩衣彩帽,換披袈裟,就成為正式的小和尚了。此后便長住寺中,跟隨佛爺學習傣文和佛經(jīng),還要負擔外出化緣和寺內(nèi)部分雜務。
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其對佛經(jīng)教義等掌握的程度可依次晉升為帕弄、都(佛爺,亦有大小之分)、祜巴等。升為祜巴的僧侶如無特殊情況將不再還俗,故愿晉升者不多,一般當?shù)酱蠓馉敱氵俗成家立業(yè)去了。
| |
“小和尚談戀愛”的風俗
在傣族,每年農(nóng)歷的三、四月分,便是傣族姑娘選郎、傣族小伙子求婚的季節(jié)。這個時候,傣族姑娘會把自己親自做好的黃燜雞擺到寨子的街頭,之后,她們就坐下來靜靜地等候愛情的降臨了。奇怪的是,這時的傣族姑娘在自己長長的裙子下面還藏著一只袖珍小木凳,這便是傣族姑娘為什么穿長裙的一個原因了。
山寨里若有小伙子看上了某一個賣黃燜雞的姑娘,他就會前來真誠地蹲在姑娘的面前,竭盡全力來贊美姑娘的黃燜雞,并試探著詢問這黃燜雞是否已經(jīng)有人預定了。若姑娘看不上眼前的小伙子,便會借口說已經(jīng)有人預定了,但還是可以賣給小伙子,意思是要小伙子出錢把黃燜雞買走,而實際上此時的小伙子便會知趣地離開。若姑娘看上了眼前的小伙子,姑娘便會微笑著說:我的黃燜雞做的并不好,但卻是我自己親手做的,要把它送給我最喜歡的人。惟有這個時候,姑娘才會從自己的長裙里把那個藏掖著的小木凳拿出來,讓小伙子坐下來繼續(xù)交談。待到了一定的程度,姑娘會說:這里人多,咱們到后面的竹林里去吧。這時,姑娘和小伙子便會雙雙進入竹林開始了自己的戀愛過程。
| |
在傣族,是男嫁女。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是要嫁出去的,而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則會把女婿娶回家門。但是,在傣族,又是很重視男孩教育的。傣族是一個信封佛教的民族,男孩子很小就被送進佛寺當和尚,在這里學文化,但他們學習寫的文字卻是傣文,而女孩子是進學校,學漢語。這就有了一個很奇特的現(xiàn)象,經(jīng)過這樣的教育方式的傣族青年,男孩子會寫傣文而不會寫漢字;而女孩子會寫漢字卻不會寫傣文。
傣族是個崇尚知識的民族,特別是傣族少女非常仰慕有文化的男孩。若誰家的男孩子沒有進過佛寺,學不到文化,是不會贏得姑娘的青睞的。
在傣族,少男少女從很小就開始了談戀愛,這便有了“小和尚談戀愛”的風俗習慣。在我們?nèi)ゴ蚵宓穆飞,在有些鄉(xiāng)鎮(zhèn)的街頭,就看到有好些很小的男孩子,身著和尚服飾,騎著自行車,后面帶著如花似玉的傣族少女在街頭穿行。這是一個清青春醇的愛的故事,它帶著濃濃的民族風俗,在這地處群山深處的傣家山寨,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