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患癌工人數(shù)小時走千米路 完成捐獻遺體愿望
“臨走時,他還叮囑我一定要按照遺囑辦。”7月27日,49歲的楊錦民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他唯一的遺囑就是讓妻子一定要把他的遺體捐獻出去。當天,他的遺體被運走,以供解剖和科研用。
聽了“兜兜”事跡
有了捐獻遺體想法
昨日上午,第四軍醫(yī)大學基礎部人體解剖與組胚學教研室給楊錦民頒發(fā)了榮譽證書,證書由楊錦民的妻子和母親代領。證書上面寫道:“楊錦民同志志愿把遺體捐獻給醫(yī)學事業(yè),這種高尚的精神將永遠受到人們的贊揚!
今年49歲的楊錦民是市政一公司機械化分公司一名電焊工人。4年前不幸患上了食道癌,后經(jīng)手術(shù)治療有所恢復。今年年初檢查時發(fā)現(xiàn)癌細胞已擴散至全身。
“就在那個時候他有了捐獻遺體的想法。”楊錦民的妻子胡曉萍說,當時,各大媒體都在報道“兜兜”的感人事跡,這更加堅定了丈夫捐獻遺體的想法。
家人反對捐獻
父女多日不說話
“我要捐獻遺體。”76歲的老母親起初聽到兒子的這個想法后非常生氣,她說:“人去世了就應該入土為安,以后也好有個讓家人去紀念的地方!蓖瑯臃磳Φ倪有楊錦民的女兒,為此父女倆好幾個月都沒有說話。
胡曉萍說,自己剛開始也不能理解丈夫的想法,后來,看到丈夫一天天消瘦,被病痛折磨得不成樣子。她改變了想法,并勸說女兒和婆婆改變看法,一家人一起幫助丈夫完成這個心愿。
今年3月7日,楊錦民和妻子從位于和平門外的住處坐出租車前往第四軍醫(yī)大學填寫捐獻遺體志愿書。從第四軍醫(yī)大學大門口到解剖樓的路程不足1000米,楊錦民卻走了好幾個小時。
胡曉萍至今還清晰記得那一幕,當天她和丈夫拍了很多照片!澳莻時候他已經(jīng)患病多時,身體也由原來的130多斤瘦到了70多斤,每走幾步就要休息一陣,普通人只需要走10多分鐘的路程,我和丈夫足足走了好幾個小時,才走到學校的解剖樓下。”
捐獻遺愿實現(xiàn)
遺體將用于醫(yī)學科研
7月27日上午10時45分,楊錦民永遠閉上了雙眼。胡曉萍第一時間通知了第四軍醫(yī)大學基礎部人體解剖與組胚學教研室將丈夫遺體運走!安灰鹪幔盐医唤o醫(yī)院就行了。”胡曉萍說,丈夫臨去世前還不忘這樣叮囑她。當天,楊錦民的遺體被運走,以供解剖和科研用。
去世前兩天
打著吊瓶照全家福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了楊錦民的家里,他家在7樓頂層,屋子里非常簡陋,沒幾件像樣的家具。
電腦上一張全家的合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照片上楊錦民坐在輪椅上打著吊瓶。胡曉萍說,這張合影是在7月25日拍攝的,當時丈夫感覺到所剩時間不多,而且兒子也將在第二天去北京工作,于是就在樓下一邊打著吊瓶一邊和家人合了影。
家屬心愿
希望給遺體捐獻者建紀念碑
胡曉萍告訴記者,捐獻遺體是丈夫的生前遺愿,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完成了丈夫的這個遺愿,但同時她也了解到,遺體被用于醫(yī)療教育和科學研究后,將由受捐獻的部門統(tǒng)一火化和安葬。作為家屬,她希望相關部門能為這些捐獻遺體者修建紀念碑,以供家人祭奠,寄托哀思。
記者了解到,北京首都醫(yī)科大學志愿捐贈遺體接收站自1999年開辦以來,已有近萬人登記捐獻,并且已有很多例得以執(zhí)行,緩解了教學、科研使用遺體不足的尷尬。而為了紀念這些熱心公益事業(yè)的逝去者,在政府財政支持下,首都醫(yī)科大學為捐獻遺體者還專門修建了一座紀念碑以示尊重與懷念。
尷尬現(xiàn)實
3年46人在四醫(yī)大登記 僅10人捐獻
從2008年至今,共有46人在第四軍醫(yī)大學基礎部人體解剖與組胚學教研室登記,志愿捐獻自己的遺體,但實際得以執(zhí)行的卻寥寥無幾。
“3年來,只有10例捐獻得以執(zhí)行!惫ぷ魅藛T史安民說,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立法的支持,他們和捐獻者之間只能本著自愿的原則進行。捐獻者沒有死亡之前,很多家屬都會順著捐獻者的意愿在捐獻書上簽字,一旦捐獻者去世,有些家庭成員就會反悔,捐獻工作也就被終止!叭ツ昃陀幸焕z體都拉回到解剖室好幾天了,后來家屬反悔,我們只好讓家屬又把遺體拉走!彼f。
史安民告訴記者,遺體捐獻的情況直接影響著教學和科研,以他們教研室為例,以前8名學生可以解剖一具尸體,現(xiàn)在近20名學生才能解剖一具尸體。
無法可依 捐獻者美好愿望不易實現(xiàn)
記者了解到,我省目前尚無遺體捐獻的條例和機構(gòu),很多市民雖有捐獻的意愿,卻很難實現(xiàn)。
據(jù)悉,對遺體捐獻我省目前尚無一套成熟的程序辦法,我國目前已啟動立法實踐,并在10個省市進行試點,并指定由各省紅十字會負責受理捐獻申請,但陜西省不在試點范圍。
“2005年,曾有人大代表向省人大提交了有關遺體捐獻的議案,但還沒有討論通過。”西安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崔錦繡說,沒有立法支持,很多市民雖然有捐獻遺體的美好愿望,但執(zhí)行起來卻很困難,而且很容易陷入糾紛。
記者從省衛(wèi)生廳得知,在我省尚無立法的情況下,無償捐贈遺體的志愿者一般都是和醫(yī)學院校直接聯(lián)系,根據(jù)要求簽訂捐贈協(xié)議并公證。此外,北京、南京、鎮(zhèn)江、揚州、鄭州、天津、石家莊等地都已開展了遺體捐獻工作,而上海、山東等地已出臺《遺體捐獻條例》,將遺體捐獻納入了法規(guī)化管理。
新聞鏈接
“兜兜”用愛詮釋生命
兜兜,42歲,真名叫路琳婕,出生在西安一個普通工人家庭。2008年,被確診為宮頸癌晚期。2010年5月,兜兜決定捐獻遺體。當年8月開始,本報等媒體對兜兜持續(xù)關注。兜兜的愛心故事迅速在全國傳遞。
2010年10月,兜兜簽下捐獻志愿書,完成了生命的最后交托。10月22日中午,兜兜去世。根據(jù)生前遺愿,兜兜遺體被送往交大醫(yī)學中心完成遺體捐贈。遺體將用于醫(yī)療科研工作。
捐獻
程序
捐獻者向醫(yī)學院校提出申請,填寫《公民志愿捐獻遺體申請登記表》。
經(jīng)過醫(yī)學院校審核通過申請。
捐獻者去世后,家屬第一時間通知受捐獻部門運走遺體做技術(shù)處理。
受捐獻部門授予捐獻人榮譽證書。
本組稿件由記者王海鵬
實習生李楊 王晶采寫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